2013年5月2日

手創生活趣

手創生活趣



作者:廖秋蓮(朵雲)、蘇芳霈
插畫:蘇芳霈 攝影:蕭耀華

ISBN:978-986-86598-1-0






內容簡介

如果落葉可以變成美麗書籤,豆腐板上為什麼不能作畫呢?在生活中,尋找創意靈感;在富足中,疼惜廢棄物資……不需花大錢,也能優雅過日子。
【簡介/推薦序】用手摺疊珍愛的生活  撰文/蘇芳霈
參加慈濟人醫會已有一段時間,在許多次的偏遠地區往診,所接觸到的大多是病痛纏身、自怨自艾的老年人;在藥局服務,也經常有長者來抱怨媳婦或兒女不孝、生活無趣,剩下的人生都在看病吃藥。
可是自從認識李媽媽,在她的家裏,我發現太多驚奇!
她把襪子做成娃娃給孫子玩、壞掉的傘拆下傘骨當成按摩棒、工地丟棄的三夾板拿來作畫板、碎布拼出生活實用品……她的生活智慧讓我聯想起自己的童年,總是在物資極為短缺的生活下,從大自然中找到更多純淨的樂趣。
那時,我常隨著媽媽到住家附近的溪邊洗衣服。溪邊有一些既平且光滑的黑色巨石,媽媽拿它們當洗衣板,我拿它們當畫板;河床上有許多小石頭,我用這些撿來的小石頭畫天牛、鳥兒、樹葉和青蛙。
小時候很少有玩具,但是大自然遺落的種種,卻是我收藏不盡的禮物珍寶。
樹葉也是非常特別的珍品,最喜歡一種藤本攀緣性的蕨類植物,叫做海金沙,它的葉形細長如大型的鳥羽;另一種叫做鐵線蕨,它類似心型的小葉片綴成一串串,綠絨絨的非常美;還有葡萄的葉形多裂……我把它們摘下來夾在書本裏,有時意外地發現葉子裏的顏色,竟然能在扉頁上拓出美麗的葉形,變成天然的畫一般。
上大學的時候,教授教我們把菩提葉放在水溝中,一星期後再取出,水溝中的微生物將葉肉啃光之後,剩下赤裸的葉脈,再染色做成書籤。
清晨,我騎車繞過公園,阿婆拿著掃帚把枯葉落果掃成一堆,我眼尖,即時撿起一長條阿勃勒果實。
阿婆看到了,問:「你撿那個做什麼?這裏還好幾條耶,你還要嗎?」
我笑一笑接了過來,然後取一條跟阿婆說:「來!我幫您捶一捶背呀!」
阿婆的背因為缺鈣,佝僂著。我拿著阿勃勒結實的長條果筴輕捶著她的背,觀察到她露出舒服的表情。
阿婆笑了出來:「這東西這麼好用,我天天掃掉不知多少!好可惜喔!」
所謂的關心,是真實地去理解它的發生和結束,是打開心門去發現它存在的價值。我們對於生活周遭的一切,是否都付出了關心呢?
看似無用的落葉,變成書本裏一葉美麗的書籤,或是化入軟泥再滋潤大地,與生活裏回收的資源再利用,或是李媽媽的老年生活種種,在某個層面上的意義似乎極為接近。
前不久,我看了一本書《我是上帝失誤的作品嗎?》,作者何美意是一位身高一百二十六公分的侏儒症患者。
母親曾告訴她一句話:「冬瓜滿地賣、胡椒滿天飛。」在母親的眼中,何美意就是充滿香氣、無可替代的「胡椒」;胡椒雖小,但在料理過程中的重要性,可是一點都不輸給大而沈重的冬瓜。



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

 
Design by Free WordPress Themes |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- Premium Blogger Themes | cna certification